




為了環保,利用氯化鎂做凈水劑來處理廢水,相信很多客戶都知道。在勾兌鹵液的時候必須做到先加水,后加無水氯化鎂,并且在加入無水氯化鎂的時候要分批逐步加入,并且要不斷進行攪拌,其目的是讓鹵液的溫度降低,以免有熱水濺出。凈水劑以聚合氯化鋁、聚合氯化鐵、聚丙稀酰胺、氯化鎂為原料,添加一定比例熒光增白劑混合均勻成顆粒狀物,后進行多重量包裝,本發明工用藝簡單,凈化水質、時間短、用量少、易分解、無殘毒、沒有次生污染、去除SS(懸浮固體)、CODcr(化學需氧量)、BOD5(生化需氧量)總氮、總磷明顯,做為水質凈化廠及各種環境飲用水凈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氯化鎂的介紹:
化學品名稱:氯化鎂[1] (MgCl2) 化學品描述:英文名稱為magnesium chloride。化學式MgCl2,是由74.54%的氯和25.48%的鎂組成的,相對分子質量95.21。天然油脂中含有各種類型的甘油三酸酯,將天然油脂與堿一起加熱,可得到脂肪酸皂和丙三醇。呈無色六角晶體。密度2.316—2.33克/立方厘米。熔點714℃。沸點1412℃。通常含有六個分子的結晶水,即MgCl2?6H2O,易潮解,置于干燥空氣中會風化而失去結晶水。為單斜晶體,有咸味,有一定腐蝕性。其密度1.569克/立方厘米,熔點116—118℃,同時分解。
隨著國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出,企業找到了一條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氯化鎂治理污水。因為氯化鎂在污水處理行業的貢獻還是相當突出的。
氯化鎂治理污水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由氯化鎂組成的凈水劑,凈水劑其中包含了聚合氯化鐵、聚合氯化鋁、氯化鎂、聚丙稀酰胺等原料,通過這些產品的使用給污水做了一次清理。
通過氯化鎂本身可以使水中的雜質快速清除,而且不會造成二次污染,而且速度極快,特別適合治理大規模被污染的水源,而且可以讓我們的飲用水更加的安全。
以氯化鎂作為原料,電解制鎂的時候,要求氯化鎂中所含的水是越少越好,這是因為實踐證明:電解質中每含有0.1%的水,電流效率就會降低1%以上,因此為了能夠獲得良好的技術經濟指標,以氯化鎂水合物,作為電解質原料的時候,必須要對其進行脫水處理。
氯化鎂在水溶液中能夠形成多種含有分子數結晶水的水合物。在蒸發、濃縮氯化鎂水溶液的時候,當達到飽和后,晶體氯化鎂就能析出。但是,每種晶體氯化鎂,只有在特定的溫度范圍內才能析出。
每種氯化鎂水合物都只是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存在的:氯化鎂水合物中的含水量是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逐漸減少的,同時也說明,一種水合物是在一個固定的溫度條件下以突變的形式轉變為另一種水合物。這個固定的溫度被稱為“轉化溫度”,如116.7-181.5度是MgCL2·4H2O晶體的存在范圍。將六水合物氯化鎂在干燥的氫氣流中加熱脫水可生成無水氯化鎂,或將氯化鎂和氯化銨的復鹽NH4Cl·MgCl2·6H2O加熱、脫水而成。181.5-240度是MgCL2·2H2O晶體的存在范圍。181.5度就是在MgCL2飽和溶液下,由MgCL2·4H2O轉化為MgCL2·2H2O的轉化溫度。